
腾道数据2021-03-30 14:11:41
中新网7月22日电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党英杰22日表示,截至目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累计注册用户达330多万户,日申报业务量达1000万票,货物、舱单、运输工具三大业务应用率均达到100%。
7月2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党英杰介绍《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新社记者杨可佳摄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国新办22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实施意见》有关情况。
有记者问: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单一窗口”功能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拓展?
党英杰回应称,《实施意见》对“单一窗口”下一步发展提出了要求。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基本实现了口岸执法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单一窗口”已实现与25个口岸管理部门的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16项基本服务功能已完成并上线,可为口岸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推出600多项服务项目。服务覆盖全国所有口岸和各类特殊区域,惠及各类进出口企业,基本满足企业通过一个平台办理进出口外贸相关业务的需求。企业使用“单一窗口”申报实现免费,普惠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党英杰介绍,特别是今年以来,针对疫情防控、海关总署及时推出防疫物资通关申报统计和社会组织捐赠防控物资通关保障政策咨询等服务,助力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充分发挥线上业务办理“单一窗口”优势,帮助企业足不出户向各部门申请办理相关业务,实现业务办理“零接触”、货物通关“零延时”、系统运行“零故障”,有效维护和保障正常通关秩序。
二是口岸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一步加强。依托“单
“窗口”实现了信息互通共享。近年来,累计交换业务数据超过31亿条。除了保密需要等特殊情况外,刚才提到的40种进出口监管证件的联网核查也是依托“单一窗口”实现的,其中10个部委的18种证件通过“单一窗口”在线申报和办理。
推进国际航行船舶监管创新改革,推广船舶转场数据共享复用功能,船舶入境数据上报流程由1小时压缩至最短5分钟。在部分地区开展了海关查验信息推送试点,有效提高了海关查验准备工作效率。在“单一窗口”上,还实现了出口退税“一站式”快速办理,累计服务企业4400余家,退税104亿元。创新推出了报关单、税单自助打印、货物到货报告状态订阅推送等实用功能,进一步方便企业,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三是向贸易服务拓展延伸功能,逐步打造“一站式”贸易服务平台。这主要包括与金融机构对接合作,依托“单一窗口”创新“外贸+金融”模式,推出在线国际结算、融资贷款关税保证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该项业务试点以来,服务企业超过13万家,办理67亿美元
国际结算美元,融资贷款合同163.2亿元,出口信用保单5.98万单。此外,大力推进与港口、机场、车站、码头等物流节点的对接和双向信息交互试点,推动相关物流单证电子化流转和网上办理。
党英杰指出,截至目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累计注册用户达330多万,日申报业务量达1000万票,货物、舱单、运输工具三大业务应用率均达到100%。
党英杰说,接下来,海关总署将按照《实施意见》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拓展“单一窗口”功能,从口岸通关执法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全链条拓展,依托“单一窗口”实现口岸收费标准公开、网上查询、网上缴费,方便企业自主选择、阳光收费,运用市场机制促进降费提效。
在
单证方面,除保密等特殊情况外,原则上所有促进进出口环节的监管单证均通过“单一窗口”受理、一窗办理。加快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建设,发挥“单一窗口”数据汇聚优势,支持国际贸易全链条相关产业发展,与境外“单一窗口”设施开展互联互通,继续加强与民航、港口、铁路、公路等行业机构对接,为企业提供全程“一站式”通关物流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