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道数据2021-03-31 14:54:55
3月4日上午,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新闻发布会。广州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唐清林介绍了广州海关在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方面的工作情况。据介绍,2020年广州海关将以“提效降费”为重点,深入开展监管改革,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12月,广州海关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小时和小时,较2019年缩短,居全国直属海关首位。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州海关近日制定了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27条措施,并将全面深化改革,从提高效率、减少单证、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智能监管、提升企业获得感等六个方面入手,推动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再上新台阶,助力广州口岸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
创新监管体制,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简化导入导出环节中的附单。企业申报进口汽车零部件等普通商品时,只需提交一份随附单证;出口机电产品等普通商品不需要附随文件。
开展与境外检验检疫证书联网核查,通过th推进监管证书受理
e.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优化重点商品检验监管流程,压缩抽检货物实验室检验时间,推广应用分类、产地、价格预裁定制度,持续推进税收征管方式改革,持续巩固通关时间压缩整体效应。
落实“货主可不到场”查验,通过“互联网+查验互动”落实收发货人可免到场查验新举措。
优化通关流程,让企业办事更便捷
推行“两步申报”“两段准入”改革,属地查验业务在口岸放行后再办理,最大限度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开展远程监管,应用5G技术,探索对出口报关前、进口口岸放行后的属地查验进行移动远程监管,有效缩短查验时间。
创新推出政务服务“一本通”模式。关区内广州、佛山、韶关、河源、肇庆、清远、云浮等地区企业可采取线上或线下方式,选择广州海关所属任一海关单位的业务窗口办理政务事项,实现关区一体化办理,深受进出口企业好评。
创新“湾区一港通”
在海关模式上,以南沙港区为枢纽港,与珠江流域港澳码头功能互补、优势叠加,通过水路运输实现港口间货物流通,推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深化“智慧海关”建设,实现全天候智能通关
应用AR(增强现实)、AI(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前沿技术,全面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快速精准识别通关监管风险并精准锁定,叠加“机助人”智慧监管,推动货物变现。快件、跨境电商、中途监管、旅检24小时智能通关,低风险货物、物品、人员、运输。
支持港航物流单证无纸化应用,对接港口“智能理货”,实行“提前申报”,实现进口货物“船直提”、出口货物“到港直装”、货物在港口“零停留”。
开展原产地证书和检验检疫正式证书“智能审核”,原产地证书签发时间由2个工作日提高到“秒签”。
推广“不见面办理”,优化“互联网+海关”政务服务,通过“单一窗口”“网上海关”“粤商通”“粤省事”等平台,推广“全程网办”,为企业提供“不见面”办理平台。
聚焦企业问题难点,提高企业获得感
确保广大进出口企业充分
利用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广州海关将广泛组织企业调研,收集并协调解决企业“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加大政务公开力度,通过互联网、业务现场等渠道公开通关、业务流程、环节和所需单证。充分发挥海关AEO协调员作用,及时解决企业在通关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与口岸联系合作,帮助企业加快进出口货物一体化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