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外贸资讯>正文
上海海关发布十条措施
腾道数据2021-03-24 19:10:05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海关副关长刘波介绍,结合国内外疫情形势和国际经贸最新发展趋势,上海海关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13条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10条措施,稳定和补充产业链供应链,帮助企业扩大进出口、拓展新市场、培育新动能。
这10项措施包括:
畅通国际物流战略通道,支持企业扩大进出口。
充分发挥上海区位优势和枢纽作用,探索建设多功能的海关综合监管场所,增强国际资源配置和物流集散功能,提升上海口岸能级。拓展上海港国际中转和多式联运业务,促进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转口贸易发展,增强上海航运中心配套服务功能。创新境外生产的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管理模式,拓展危险货物进出口经销业务。支持企业以包机、船舶等形式开展进出口,帮助应对物流运力不足问题。加快相关企业注册和检疫审批,促进食品、农产品和消费品扩大进出口;
深入优化保税监管模式,助力企业拓展新市场。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加工贸易禁止目录调整政策
.推动所有综合保税区全面适用选择性税收政策,由企业自主选择按进口料件或产成品缴纳关税。推进内销便利化,重点办理内销申报和纳税手续,暂免内销税收递延利息。推进区外保税研发、保税测试试点;
密切跟踪疫情影响,帮助企业抢抓新机遇。加强外贸统计监测预警,指导企业储备上游原材料,防止供应链中断。支持企业调整生产布局,承接国际停滞产能。加强关税税政调查,及时反映企业实际困难和合理政策诉求。关注境外疫情防控措施,帮助企业应对贸易限制措施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对照CPTPP等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海关监管服务改革。关注RCEP、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等经贸协定进展,做好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的分析研判和政策储备应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全力支持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帮助企业用足用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税收优惠政策
,减轻财政压力。鼓励企业在跨境电商直购进口模式下按航空杂货预订舱位,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跨境电商进出口退货监管流程,确保进得来、出得来、退得来。打造“数字通关”公共服务平台,自动采集订单、支付、物流等原始数据,自动报关、算税,通过跨境电商等渠道实现24小时无障碍通关;
大力培育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加强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研发,以点带面提升产业链地位。支持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功能平台建设,探索优化研发小批量化学试剂检验项目和模式。深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监管创新,对晶圆等材料制造、封装、测试等全过程实施保税监管。推进集团保税监管,便利集成电路等货物跨关流通;
全力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精准施策促转型。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搭建产业联盟平台,实现原材料、物流运力等资源跨区域共享,帮助小微企业通过平台重组资源、稳链补链。帮助小微企业利用互联网渠道打造电子商务相结合的贸易新模式
跨境采购、线上线下、境内境外的ce零售;
聚焦新一轮浦东开发开放等重大任务,助力创新发展。推进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吸引更多产业链上的大资本、大项目和供应链上的龙头、关键、节点企业落地上海。发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对标国际公认、最具竞争力自由贸易园区的重要载体作用,推动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充分自由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打造“科创E家”信息化平台,为科创机构提供一体化平台支撑、一站式政策咨询、一站式便捷通关和一揽子监管措施。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绿色通道”,对通过携带、配送、快件等方式出入境的科研、教学、自用物品实现随到随办、快速审批;
率先推进长三角海关一体化,放大区域合力。全面形成长三角海关一体化协同工作机制,区域内实现海关信息互通、规则共建、作业协同、风险联控、资源共享。完善长三角海关口岸疫情联合监测和一体化防控机制。强长三角海
通关联动,统筹解决区内企业原材料供应、上下游合作等问题,多渠道助力产业链供应链恢复。支持长三角地区衔接顺畅、功能叠加的港口联盟和机场群建设,促进货物快速流通。协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和虹桥商务区、G60科创走廊等重点区域建设,支持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拓展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融资租赁、免税购物等业务;
完善上海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创新监管服务模式。利用大数据实施供应链安全风险自动评估,海关风险分析处置从进出口环节向供应链前后端延伸,对守法企业实现停泊直提、停机坪直提、卡口直提,最大限度实现守法企业货物“不干预通关”。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大数据平台建设,给予对接平台企业更加便利的海关管理措施;
固化疫情防控期间便利措施,建立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以《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为契机,鼓励企业提前申报,不断完善容错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先验放后检测、先放行后纳税、先放行后变更订单。公布整体海关c
报关企业学习时间,推进中介服务改革。将防疫物资进口“绿色通道”进一步拓展到出口环节,在把好质量安全关的同时,推动出口防疫物资快速通关。推进减税降费,扩大税收保障,帮助企业做好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的市场化采购和排除工作。加强关企互动,鼓励企业通过“中国海关信用管理”微信平台获取海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