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外贸资讯>正文
对港贸易大盘点【二】
腾道数据2021-03-18 15:00:32
从逻辑上讲,港府公布的数据显然更合理,更符合现实,否则香港的外汇储备早就耗尽了。内地海关的数据呢?谁对谁有盈余?
单看2019年,内地海关数据显示,对香港出口2789亿美元,自香港进口仅91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没有进口,因此内地赚取顺差2689亿美元。香港政府的数据显示,如果换算成美元,从内地进口为2638亿美元,与内地海关的数据基本一致,可以对应,但对内地的出口却高达2834亿美元,远超内地海关91亿美元的数据。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给出进出口商品种类的具体数据,这样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这种数据冲突背后的原因。考虑到香港政府的统计数字更具逻辑性,下表采用了香港的数据。之所以用2019年的数据,是因为2020年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规律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嗯,不管是从大陆进口还是出口到大陆,排在前三位的商品都是一样的:电子元器件、通讯设备和办公电脑设备。而这三类产品占据了一个
贸易绝对优势地位。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三样东西放在一起来看,都理解为电子产品。2019年,香港从内地进口12708亿港元(1629亿美元)电子产品,向内地出口15946亿港元(2044亿美元)电子产品。在电子产品方面,香港从内地赚取400亿美元顺差。据内地海关统计,内地从香港进口的电子产品规模直接为零。这是双方数据差异的根源。
--结论的分界线--
究其原因,与内地从香港进口电子产品的贸易格局有关。这种进口非常零碎,往往采用肉体带货的模式。领养后
在内地海关,买家基本不报关;另一方面,反正香港是自由港,卖家正常申报。长此以往,这就造成了双方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而且有意思的是,内地如此大规模地从香港进口电子产品,可以有效规避欧美国家对内地的技术封锁,尤其是在芯片等领域。也就是说,深圳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无人机产业、手机产业,其实就是建立在这个每年2000亿美元的香港进口贸易基础上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从香港进口的贸易,根本不依赖美元结算。得益于深圳发达的民间金融体系,人民币和港币都可以作为贸易工具进行结算,而且当天就可以完成结算。人民币和港币可被两地政府视为外汇储备。仅靠两地官员之间的货币互换是不够的。这种联系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外贸纽带基础上。每年高达2000亿美元的香港电子产品进口贸易,是双方能在外汇储备领域达成高度默契的重要原因。
无论怎么看,这笔每年2000亿美元的香港实物运输电子产品进口业务对中国都是有利的。这是大陆科技企业的救命稻草;这是对内地和香港外汇储备最强有力的信贷支持。我的观点是: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内地从香港进口的业务都必须得到很好的保护,绝不能受到一个
什么都没有。不管你对这件事有多关注,都不为过!我们必须像爱护眼睛一样小心爱护这项从香港进口的贸易!记住,记住!